温家大房则是变幻的多。先是温家大房的温大郎惹了事情,被人打断了腿。然后,温家大房的当家奶奶被温家大爷休了回到娘家。温家大奶奶回了娘家后成天和弟媳妇吵嘴最后干脆一脖子吊死了。温家大爷生意越发艰难,家产逐渐减少。这个时候,他新娶的当家奶奶倒是给他生了一个小儿子,让他高兴了几天,可是,后来突然发现,他的继妻居然早就红杏出墙,连那个小儿子都是继妻跟别人偷情生的。这一下子可是把温家大爷气的直接就躺倒了,不过两个月,就不明不白的死了。温家大爷继任的妻子卷着温家剩下的钱财跑了。温家大郎一个残疾人,从此流落街头,变成了一个乞丐。
这样的现世报经常被苏城人拿来说那些忘恩负义之人,倒是也有一些教育意义。
这些何家人知道了,也只是一笑。如今,何家声势日渐煊赫,哪里还在乎昔日的这些敌人?
苏城的何家日渐忙碌,经历了两件大事的何家,正在筹备第三件大事,那就是二小姐何菁华出嫁。
好在何家人手多,帮忙的也多,钱更是多,泼天的银子花费出去,这事情自然是办的越发漂亮。
何明耀虽然是何家的大爷,可是,他娶亲,来的官员并不是很多,毕竟,他只是工部的一个从六品的官。他娶的妻子也不是豪门大族,只是一个苏城新近崛起的举人家的姑娘,甚至之前还是何家的丫鬟。这样的婚事,大家都是看着何家显赫的声势上才来的。
后来,秋榜放出来,何家二爷高中第三,成了新出炉的举人老爷,这倒是惊动不少人,江南很多书香门第都送来了贺礼,明眼人都知道,何家肯定是要崛起的,何家就欠缺一个读书人,如今,何明辉中举,还中的名次这么好,将来很有希望成为进士,那成为士林中的一个大佬简直就是指日可待。这样的前程,谁不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刷一下存在感,结个香火情?
所以,何明辉中了进士的喜宴,来的人,比何明耀成亲来的人还多。
到了何菁华的婚事,虽然何家是嫁姑娘,并不需要大摆宴席,可是,前来送嫁的人还是络绎不绝。没有法子,谁都知道,何菁华要嫁的人是江南省巡抚家的儿子。身为江南人,谁不巴结,谁敢不巴结?
何家日渐忙碌。不过,新进门的大夫人乔氏很是能干,她上手内务很快,本来她就是在何家长大的,人头熟,府里的所有仆从她都认识都了解,分派工作更加合理,事情处理越发有条理。以前,她只是大爷房里的一个丫鬟,虽然大家敬着她,到底她是没有地位的。可是,现在不同,府里并没有真正的女主人,她嫁过来,作为大夫人,不但成为了女主人,夫君还给她申请了命妇孺人的身份。
所以,她不论是跟外面的太太奶奶们交接,还是管理府里的仆从都理直气壮,自然得心应手。
何菁华的婚事,是乔氏成为大夫人来第一个大事,本身,何菁华又是她夫君何明耀一母同胞的妹子,这格外的亲近,使得乔氏使得浑身解数来办这个事情,倒是把事情办的花团锦簇,十分顺当。
到了正日子的时候,何菁华的嫁妆再一次震惊了整个苏城人,也震惊了整个江南一地甚至名声传到了京城。
何菁华一共一百二十抬嫁妆,妥妥的十里红妆,第一抬嫁妆都走出城门了,最后一抬嫁妆还在府里没有出门。
满满当当的绫罗绸缎,满满当当的各种精致物品。这都让人啧啧称赞,不过,最让人眼红的是,第一抬上面摆放的御赐的物品。那是一对宝石玉石黄金做成的高二尺的盆景树,真真是耀花人的眼睛。
这可是宫里德妃娘娘赐下的物品,不但价值巨大,它的意义,它代表的恩宠更加巨大。
这让人想起来前两个月何家大爷何明耀成亲的时候,德妃娘娘也赐下了物品,那是一对长二尺,通体镶嵌宝石黄金的羊脂玉如意。
===htTp://www.5ikAidian.cn/第五百一十七章温丰的后悔===htTp://www.5ikAidian.cn/
大家不由得赞叹何家得到皇家的恩宠,也感叹皇家的豪富。娘娘的大方。这位娘娘可是出身苏城的娘娘,所有的苏城人都与有荣焉。
不过,这御赐之物还不是最让人激动的。让人激动的是,何菁华嫁妆的第二台,那一抬上面没有别的,只有一些账本和一些瓦一些土块。这是江南的规矩。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,都是要陪嫁庄子,铺面的。其中,庄子的田亩数就用土块来代替,铺面就用瓦块来代替。
让人想不到的是,何菁华的嫁妆中,那些土块密密麻麻,堆了一大堆,很多好事的人跟着去数,都没有数清楚。还有那代表宅子和铺面的瓦块也是一大堆,更是让人数不清。
苏城人懵了,到底何菁华的陪嫁是多少啊?
路边一个乞丐,看着这十里红妆,看着眼睛都红了的苏城人,看着这煊赫的情景,哭着,笑着,撕扯自己的衣服,打着自己的脸。不过,很快,这个搅事的乞丐就被捕快们给带走了。开玩笑,巡抚家娶媳妇,要是出了问题,这些捕快们还能有活命的机会?
何菁华的陪嫁丫鬟舞雪是一个眼尖的,虽然只是一眼,她就看出来,那个一脸血污,正被捕快带走的乞丐是温家的大郎温丰。
舞雪愣了一下,立刻就被身边的嬷嬷轻轻打了一下:你怎么了,赶紧跟上花轿。出了城才能坐车呢。
舞雪不敢耽误小姐的大喜事,忙忙的跟上去了。
发嫁的队伍出了城,坐上马车,很快到了河边,换了喜船,一路往金陵出发。
嫁妆队伍出了苏城,何家上下才松了一口气。忙碌的乔氏这才坐下,有空喝杯茶。
旁边坐着的是三姑娘何莞华,五姑娘何莹华,六姑娘何芳华。
这三个姑娘都还在抹着眼泪。女孩儿出嫁就是这点不好,嫁出去之后,娘家人以后想见她就不那么容易了。何家姐妹相依为命这么久,突然这么分开,自然是心里都不好受。
乔氏忙振作精神安慰大家。还是何莞华很快振作起来:二姐姐嫁的很好,二姐夫对二姐姐也好。我们就不要伤心了。我们跟金家姐妹,金巡抚夫人关系都很好,本来就是金家的座上客,以后,二姐姐不方便回来,我们多去看望她就是了。
何莹华还是有些蔫蔫的:三姐姐,你还要留在明珠湖,那里去金陵也不过是两日的水路,你可以经常去看望二姐姐。大嫂还要留在江南陪伴大哥一两年。大哥就是这一段时间家里事情多,才请假回到苏城的,正常他们都是住在金陵或者去建业城的。要是住在金陵,自然可以经常去金家看望二姐姐。可是,我和六妹妹,马上就要准备打包带着仆从行礼,跟着二哥哥去京城了。以后回江南的机会都少了,自然更加不可能去金家看望二姐姐了。
乔氏笑了说:五小姐这个话可是不对。金家并不是江南的家族,他们只是宦居在金陵城罢了。他们的本家可是在京城。过两年,说不定二小姐就跟着夫家回去京城了。到时候,我们都能在京城团聚,那才好呢。
何莹华对乔氏说:大嫂,你还叫我五小姐,这都多长时间了,还不改口?要叫我五妹。你是我正经的大嫂,我们何家的大夫人,受人尊敬,我只是你的一个小姑子而已。
乔氏脸上一红,感激的看了何莹华一眼说:是是,是我的错,五妹妹多担待,我以后好好的改了。
大家笑起来。
乔氏对何莞华说:三妹妹,你几时启程去明珠湖?不能在家里多住几天吗?
何莞华说:我等到九日后,二姐姐回门礼过了,就启程回去明珠湖。那里事情繁多,我要好好的看着,哪里能走的开?就是这几天,我也是挤出来的时间,回去还不知道耽误多少事情呢。
对了,二哥哥中举的事情都告诉四妹妹了吧?四妹妹给我写了信,说她很高兴。她在西北事务繁重,也是难为她了。
何莹华倒是来了精神:是啊,四姐姐那边事务繁多,还给我们写信,嘱咐家里要把生意做好。我们各自守着自己的一摊子事情,把生意做好,年底的账目盘好,让四姐姐少操心家里的事情,把外面的事情办好,就是帮助四姐姐了。四姐姐多有本事啊,男子也不如四姐姐,真真是我们女子的楷模。